楹聯,也叫對聯、楹貼、對子,是懸掛或粘貼在壁間柱上的聯語。字數的多寡沒要求,但要求對仗工整,平仄協(xié)調,是詩詞形式的一種演變。在宋代時,開始出現在當時的店鋪楹柱上,到了明代,對聯得以廣泛應用,如今的楹聯則不全受對偶、平仄的限制。
關于茶的楹聯,大凡茶園、茶館、茶樓、茶莊、樓臺、庭閣、門院、書齋,幾乎無處不在。茶客在品茗之余,欣賞聯語,可以品味人生,還可以揮毫撥墨,留下自己的茶聯,以供店家選用。
茶館少不了茶聯,更加講究茶聯。無論是大、是小,是高級、是低檔,是處鬧市、還是在僻靜之地,只要是茶館,都會掛有或讓人有回味,有感觸,有認同,能細品的茶聯。
中國人追求高尚的境界,尤其是一兩句精辟的點睛之語,而茶聯就是其中讓人回味無窮的精彩短語。在過去一些茶館,總是會邀請一些文化大家,前來為茶館書寫對聯,有的好茶聯一出現,就能贏得過往群眾的喜愛,能吸引大批茶客前來消費和欣賞。
在清末民初,廣東有一家大同茶館,茶、水、器、具,樣樣齊備,只是生意差了那么一點兒火候。為將招牌打響,招致顧客盈門,老板出巨款征聯,要求是上、下聯內必嵌有“ 大”和“同”兩字,還要見品茗之意。眾多才子躍躍欲試,最終一位長者送來的一聯最合老板心意。此聯是 :
好事不容易做,大包不容易賣,針鼻鐵薄利,只想微中剝
攜子飲茶者多,同丈飲茶者少,檐前水點滴,何曾倒轉流
聯語樸素實在,即合生意經,又合實際情形,對得妥帖工整。店東以良木雕聯懸掛于店門。一時之間,婦孺皆知,使得大同茶館門前車水馬龍,門內茶客滿堂,好不熱鬧。
關于茶館茶聯的故事還有很多,這里再舉一則例子。
云南大理有個“曠怡村”酒家,主人是當地名流,時常有文人雅士集結于此,談詩論畫,店主皆是免費招待。于是,有人贈酒家一聯,甚是有趣:
愛詩愛文愛畫
賠錢賠酒賠茶
總結茶聯的寫作模式,大體可以分為以名人入聯,以詩詞入聯,以地域特色入聯,以文字游戲入聯,以世態(tài)入聯等等。
以詩句入聯者,有些是直接從詩中抽取,如掛于杭州“茶人之家”門前的一聯:
一杯春露暫留客
兩腋清風幾欲仙
該楹聯為宋代翁元廣《題臨江茶閣》中的詩句,全詩為:
門外黃塵沒馬韉,溪山對此獨翛然。
一杯春露暫留客,兩腋清風幾欲仙。
可但喚回槐國夢,不妨更舉趙州禪。
憑欄得句未易寫,盡日孤煙白鳥邊。
杭州藕香居茶室有這樣一幅茶聯:
剪取吳淞半江水
且盡盧仝七碗茶
該聯上用杜甫詩句,下聯用蘇軾詩句。
杜甫《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》中有詩句:“焉得并州快剪刀,剪去吳淞半江水。”
蘇軾《游諸佛寺,一日飲茶七盞,戲書勤師壁》:
示病維摩元不病,在家靈運已忘家;
何須魏帝一丸藥,且盡盧仝七碗茶。
鎮(zhèn)江有京江第一樓,附設有酒室兼茶座,其上之聯 :
酒后高歌,聽一曲鐵板銅琶,唱大江東去
茶邊話舊,看幾番星軺露冕,從淮海南來
該楹聯,上聯用蘇東坡故事,下聯寫實地景色,互搭應和,絲絲入扣。
中國地大物博,千里不同風,百里不同俗,飲茶也各具特色,有的茶館的對聯就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地域茶文化,比如四川成都園林茶館人民公園的“鶴鳴”茶社之茶聯:
竹桌兒竹椅,坐客常滿
瓷碟兒瓷碗,茶香飄散
竹桌兒、竹椅、瓷碟、瓷碗,這些都是四川茶館用蓋碗茶具的特色。
有的茶聯以文字游戲來寫,比如上?!疤烊痪印辈铇锹?,為一回文聯,順讀倒讀都一樣,誠為一慧心妙智之聯:
客上天然居,居然天上客
人來交易所,所易交來人
某地一茶館,其茶聯云:
趣言能適意
茶品可清心
回過來則為:
心清可品茶
意適能言趣
仔細品讀,意境非凡,令人回味無窮。
有的楹聯,寫出了世態(tài)炎涼,比如:
客至心常熱
人走茶不涼
湖北宜城七七國道旁有一私營茶店,其對聯云:
吸煙有害,花錢買病
飲茶有益,醒腦提神
既不雅,亦無趣,也不奇,但句句卻是實在話。
對于茶館來說,茶聯就是它的廣告牌,生意好壞,廣告效果很重要。一副絕妙好聯,得茶客心契神會,能使茶客品茗時興味盎然,使茶店蓬蓽生輝。
相對來說,茶亭聯的廣告意味消卻了許多,更多的是赤誠、規(guī)勸和灑脫。比如,廣州三眼橋茶亭聯:
處處通途,何去何從?求兩餐,分清邪正
頭頭是道,誰賓誰主?吃一碗,各自西東
福州南門外有一茶亭,柱聯云:
山好好,水好好,開門一笑無煩惱
來匆匆,去匆匆,飲茶幾杯各西東
浙江吳興八里店有一舊茶亭,亭柱聯云:
四大皆空,坐片刻不分你我
兩頭是路,吃一盞各自東西
清代翰林溫仲和為廣東大埔縣巖山清涼亭題有一副茶聯:
世間重任實難挑,菱角凹中,也好息肩聊坐凳
天下長途不易走,梅花嶺上,何妨歇腳慢斟茶
廣州過去的茶亭,石柱上刻有一聯:
處處通途,何去何從,飽兩餐,任爾南北
頭頭是道,誰賓誰主,喝一碗,各自東西
來源:茶館網
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